“秸”尽所能 变废为宝 “小”秸秆有“大”作用
我国作为农业大国,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。但在过去,无论是“一烧了之”还是弃之荒野,秸秆一度沦为环境的负担。秸秆弃则为害,用则为宝,如何实现变废为宝,寻求秸秆资源化利用新途径成为一大难题。自2008年起,农业农村部陆续出台了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有关文件,逐步
我国作为农业大国,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。但在过去,无论是“一烧了之”还是弃之荒野,秸秆一度沦为环境的负担。秸秆弃则为害,用则为宝,如何实现变废为宝,寻求秸秆资源化利用新途径成为一大难题。自2008年起,农业农村部陆续出台了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有关文件,逐步
厌氧消化作为一种高效的资源化与能源回收技术,广泛应用于畜禽粪便、秸秆和生活有机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。然而,该过程常受到木质纤维素水解与产酸阶段的限制,导致产甲烷效率低、系统稳定性差。木质纤维素结构复杂、降解缓慢,是制约厌氧消化效率的主要瓶颈。
正值秋收时节,广袤田野在奉献了丰收的喜悦后,也留下了一片片金黄的秸秆。这些曾经让农民犯愁、让环境承压的农业废弃物,如今却蕴藏着惊人的价值——它的身价,正以“亿”为单位被重新衡量。
本次调查聚焦扬州区域的特色生境。调查组深入龙山、铜山等密林区域进行系统排查,不仅采集到散白蚁、土白蚁等本地常见种类的标本,更在仪征市铜山的一处麻栎树根下,首次发现并采集到近扭白蚁属标本。
为全面摸清扬州白蚁种类、完善全省白蚁分布数据库,扬州市房屋安全和白蚁防治中心近日联手南京市白蚁防治服务中心,在扬州城区及仪征市开展了野外白蚁标本补充采集工作,并首次发现近扭白蚁在扬州的分布踪迹。
近年来,我国水果产业迅猛发展,2021年果园面积达1281万公顷[1];果园丰收的同时,也带来了大量“绿色烦恼”——修剪下来的果树枝条、掉落的树叶等废弃物达5764万吨[1],如此大量废弃物的处理成为了果农焦头烂额的“头号难题”。
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碳源,来源于农作物秸秆、林木残余以及草本植物,被认为是制备燃料乙醇和各类生物基化学品的重要原料。然而,将木质纤维素转化为可发酵糖一直是生物制造领域的难点,其中酶成本居高不下是产业化受限的核心瓶颈。纤维素酶降解效率低,尤其是 β-